一年来,学院以“十四五”开局为契机,按照学校“131467”战略行动计划,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党的建设为统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学科建设引领,以科研能力为支撑,全体教职员工团结奋进,凝心聚力,共同推动学院各项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就学院一年来大事盘点如下:
一、党建工作扎实开展。坚守“两校”学习阵地,解决“工学矛盾”问题。以百年建党精神为精神标识,扎实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开展“星级党支部” 活动,在创建最强党支部上下功夫。解松芳老师荣获“全区基层优秀党务工作者”,刘文忠老师荣获学校“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有三个支部向学校申报了“最强党支部”。
二、本科教学工作成绩突出。为应对疫情影响,制定了《2021年秋季学期本科教学工作应预案》《封校期间本科生跨校区上课安排》等,采用线下、线上相结合上课模式,采取一系列措施,认真组织实施,学院开设的所有实验、实习及理论课均按进度和质量要求完成。本学期期中教学检查被评为优秀单位。在学校教学技能大赛中,刘安琪老师获得工科组第二名的好成绩。
三、教学改革研究逐步深入并取得实效。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成立了校企合作班,实行学校专业教育+企业顶岗实习的培养模式;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获批校级教育教学教改项目8项;加大课程及教材建设力度,启动“一流课程建设支持计划”支持建设一流课程7门,获批自治区级一流课程建设项目2项,新增获批校级“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项目立项5门,获批国家林草局“十四五”规划教材项目主编1部,参编9部。
四、专业建设取得一定成绩。森林工程专业和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被推荐申报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交通运输专业完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申请工作;申报教学成果奖5项;继续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新增校外实习实训基地4个。积极推动“智慧交通”、“新能源储能”两个校企合作班工作。
五、学科建设和科研能力得以提升。获批交通运输专业学位硕士点;新增高明星博士研究生导师、陈松利、李永翔硕士研究生导师,校外高水平兼职硕士生导师宋一凡,新进教师2名;张雁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高明星、李永翔获批内蒙古自治区关键技术攻关计划项目各1项,李颖获批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1项,李明、赵婷获批内蒙古自治区高校科研项目各1项;王国忠、李永祥、贾永杰、王海超各承担横向课题1项;通过裴志永、王海超等教师的努力,建立乌审旗科研工作站点。目前,在研科研经费900余万元。
六、研究生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加强研究生教育教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申报自治区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项;申报自治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个,申报自治区优秀硕士论文3篇;研究生创新积极性进一步激发,获批自治区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课题1项;研究生发表论文的质量、申请专利的数量稳步提高,全年研究生发表高质量论文13篇,登记软件著作权15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2项。研究生就业率为91%。
七、全员抓就业效果显著。构建了“班主任+辅导员+教研室+校友+院领导”的多元就业工作体系,“以就业数量+就业质量”为目标,立体推进就业工作。2021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了89.4%,目前的年终就业率达到了90.13%,年终就业率位列校本部第一。就业相关度达到了80%,在党政机关、国有大中型企业就业学生占比65.79%。学院获得学校2021年度就业先进单位,柴志虹、李颖(学办)获就业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八、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平台获得新突破。我院常亮老师获批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教育工委、自治区团委第三批“名师工作室”(以人名命名的常亮工作室)。在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上更加持久深入,为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的构建和“三全育人”的实施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九、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取得进步。以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互联网+”大赛及其他活动竞赛为抓手,提高学生科研实践能力。2021年获得校级以上科创大赛奖项达27人次,其中获自治区级“挑战杯”、“互联网+”二等奖和三等奖学生达17人次,国家行业协会二等奖、三等奖的学生4人次。
十、工会及综合治理工作成效显著。工会坚持“立足教育,围绕中心,创造特色,服务教工”的原则,荣获学校“女教职工”先进集体,张丽萍、梁晓辉和李航天获学校“优秀干部”,解松芳获学校优秀女教职工称号。连续7年被学校评为优秀模范教职工之家。5年被学校评为“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圆满完成了全年的各项综合治理责任目标。
能源与交通工程学院
2022年1月1日